这几天一直很关注数学天才少女姜萍的事情,深受震撼,想聊几句,但又不敢。我们这些文科生,还是学新闻的,连题目都看不懂,有什么资格对数学天才说三道四呢。于是就很自觉地猫着,等着看她决赛表现。虽然这有可能是一种没有结果的等待。 从公关传播上讲,姜萍中专生的身份和她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初赛第12名的成绩,各种反差、戏剧性、情绪价值拉满,完全就是天上掉热搜,不刷屏都难,不产生些质疑就更难。 而抛开各种阴谋论,单纯就基本事实来讲,一个业余时间钻研数学的中专学生,在一位老师的个别指导下,仅用了不到两年时间,便可以力压一众名校数学大神,取得现在的成绩,只能确诊为天才选手。 说句也许不太严谨的话(因为没办法一个个去查验),在数学这个领域,天才很多。以我们常人来看,在数学领域能达到一流水平的,基本上都得是天才。而且,只是天才还不够,还得有足够的对数学的热爱,以及因为热爱才能做到的坚持不懈的努力。 换句话说,数学是一个门槛很高的领域,高到天才只是它的门槛。 只有站在同一道数学难题面前,你才能够真切地体会到人与人之间差距。如果不是及早发现了人类这个残酷的真相,当初我可能也不会选择改学文科。 所以姜萍出现之后,我觉得,只有天才才能解释这种情况。一个隐入中专的数学天才,即使选择了服装设计专业,仍然抵抗不住天赋的召唤。 凭借这份天分和热爱,也许她基础不牢,知识不全面,做题也慢,但在两天的开卷答题时间里,冥思苦想也好,拼命查资料也好,请教老师指点也好,总之她全神贯注地把初赛题目完成了,分数考得比她的老师还高不少。 复旦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姚一隽在接受采访时表示,如果不讨论数学水平,只看答卷水平,可以(保守地)说,国内95%的数学专业的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是写不出那样一份答卷的。 确实不可思议,但确实发生了。 这些天,也看到舆论在分化。不只是普通公众,就连数学专业人士也观点不一,有人惊叹于姜萍天赋之高,也有人认为其中必有蹊跷。就我个人而言,不太相信这是赛事方为了宣传比赛制造出来的天才中专少女,也不太相信这是她的老师为了利益在背后处心积虑谋划的结果。因为这两种可能都太过于挑战底线。我宁愿相信,她就是一个天才,一个被中专庇护的数学天才。天才是无法解释的。而中专,让她还能有一些业余时间,可以用来钻研与升学考试无关的高等数学。当然,这也许是没有办法的事。考上大学再去钻研数学不好吗?但你看她的家庭环境,就能理解她放弃高中的原因。也许她想的是,尽快工作减轻父母负担。然而,她对未来还怀有一丝憧憬,数学就是最后的那一簇小火苗。这就是她的plan A 和 plan B。 plan A 可以让她毕业后进入我国庞大的服装产业链,更好就业、赚钱;plan B 给自己的热爱保留了最后一点点希望。 如果换位思考,这是十分务实的选择。 学一门技术,找一个工作,有一份收入。这是大部分人不得不选择的现实。 至于她的数学天赋会不会被浪费,对于一个家境平平的县城女孩来说,这个问题本身就过于奢侈。 而且,我们从来也不缺少数学天才,只是当下的应试教育体制不知将多少天才改造成了做题家,让他们错过了最好的年纪,淹灭了最无拘无束的想象力。 姜萍选择去中专学一门手艺,客观上,也得以提前三年开始自由地钻研数学,没有任何应试的压力,也没有任何条条框框,未尝不是一件好事。此时,命运给了姜萍一丝回报,也是一次考验。很多机会也正在向她招手,帮助她打破信息和资源的壁垒,希望姜萍能把握住,实现自己的 plan B。也希望这个数学天才的励志比赛故事,能有一个顺利的收尾。生活不易,舆论喧嚣,不要总是让我们破防。写到这里,恰好看到另一则新闻。 6月16日晚,安徽省宿州市公务员局发布了宿州市2024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拟录用人员公示(第二批),其中,灵璧县乡镇机关基层事务管理职位,拟录取人苏朕,是一名斯坦福大学博士。 据报道,苏朕是安徽宿州萧县人,毕业于安徽萧县实验高级中学,高考系全县理科第二,本科就读中国科大物理学院,曾获第35届郭沫若奖学金,毕业前往斯坦福大学,获博士学位,研究的是X射线晶体学。 多位初中、高中校友称,苏朕在校期间一直是全校前几名,是“学神”一样的存在。 据相关人士介绍,“该职位共计划招聘两位英才,负责公共服务、乡风文明建设以及乡村振兴等重要的基层综合管理工作。” 萧县与灵璧县相隔不远。少女数学天才放弃高中上中专,斯坦福博士上岸乡镇公务员,也许正是当下现实的一体两面。 - END -